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彭慧
秋日的傍晚,已经有了些许凉意。吴成明像往常一样,早早站在文化广场上,正在组织排练土家挖土锣鼓,为今年的土家族春晚做好准备。因为大山的阻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靛房镇完整地保留着土家族语言和土家族习俗,有着“中国土家族文化的原始森林”的美誉。就在这山旮旯里,吴成明从事土家文化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
来app畅享高清图片
吴成明组织群众排练土家挖土锣鼓
凭一股犟劲 修建综合性文化站
近日,走进靛房镇,宽敞的广场,古色的风雨桥、雄伟的摆手堂深深吸引着笔者的目光,当问起吴成明在从事文化工作中最难忘的事情时,他感慨地说:“20世纪90年代,我们有文化队伍,但是基础设施简陋,于是我下决心要建设一所群众性文化站所。当时,大家都说我是一头拉不回头的犟牛。”谈起工作,他的眼神仿佛一下格外光亮,迸射出一个土家汉子的激情。
就凭他这一股犟劲,2001年末,在乡政府小河坝开发区划拨的1050平方米的土地上,在只筹到了1.3万元启动资金的情况下,靛房镇综合性文化站正式破土动工了。在他向上级部门不断汇报下,2003年底,省、州有关部门追加拨款11万元。至此,吴成明终于松了一口气,靛房镇综合性文化站于2004年底竣工了。靛房百姓个个对吴成明这头犟牛竖起了大拇指。
凭一腔热血 让外界了解靛房
1989年12月,吴成明被龙山县文化局招聘为靛房乡文化站编外辅导员,成为基层文化工作者。他开始着手开展土家族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和传承工作。在全镇组建了22个土家族打溜子队,土家溜子成为该镇一大特色。1993年,龙山县举办首届摆手节,靛房代表队的表演引起了轰动。1993年,靛房镇率先被省文化厅授子“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吴成明也分别被州、县评为了文化先进个人。
在他的策划下,2004年、2005年靛房镇连续两年举办了土家族舍把节,展现土家文化风采,吸引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几万人参加,土家文化正式成为靛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2004年,靛房镇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土家族溜子之乡”称号。
自2006年,州、县“民保”中心以靛房镇为标本,向国家和省里申报了一系列非遗保护项目,其中打溜子、摆手舞、毛古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项目,舍巴日、咚咚喹、挖土锣鼓歌、哭嫁歌、梯玛歌五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吴成明因此被称为“基层文化的热心人”。
吴成明在传授摆手舞
2007年,龙山县第二届土家族摆手节,靛房镇派出三百多人的表演队伍,其精彩表演引起轰动。2007年,吴成明被授予“湘西州十大新闻人物”的称号。2006年至2011年,连续五年吴成明被评为全县文化先进工作者。
2018年,中国土家族山歌节在龙山县靛房镇举行,当时来自武陵山区能歌善舞的土家族男女老少们汇聚在此,向大家展现他们最动人的歌声。
凭至诚之心 退休不退岗
2021年10月8日,吴成明到了退休的年纪,办理了退休手续。10月15日,靛房镇成立了土家文化协会,吴成明“高烧不退”,被选举为协会的会长。“我还是放不下这个文化工作。”当笔者问他为什么退休了还依旧坚持这个岗位时,吴成明笑着说。
他把传承人组织起来,继续挖掘靛房镇土家文化资源,在2022年出版了《土家民歌大家唱——情歌选编》。他还与时俱进,利用抖音和微信视频号创新性的开展土家文化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其中,“靛房土家文化”视频号仅2023年上半年浏览量高达30万人次。
今年6月,靛房镇土家文化协会申报成立了土家族打溜子、毛古斯舞传习所,开展非遗展演40余次,传习培训20次。8月22日,省民宗局相关负责人在考察这个传习所时说:“这些都是老祖宗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你们这个传习所搞得好,希望能实实在在发挥作用。”